《灌溉排水工程学》内容包含了农田灌溉排水和土壤改良原理、方法与设施,地区水情变化规律及其调节措施等,是一门消除水旱灾害并利用水资源服务于农业生产的课程,介于工程学和农学之间,是本校农田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课程内容涉及面广,交叉多个学科知识,且实践性强。教学重点在于农田灌排基本理论、分区水利规划基本原理、相关新技术在农田水利中的应用,旨在培养学生解决农田水利规划、设计与管理相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农田水分状况、主要水旱灾害、以及抵御水旱灾的措施。理解作物需水规律、灌溉制度及灌溉用水量计算等基本知识,掌握控制农田土壤水分以及进行合理灌排的基本理论、灌溉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方法和灌区田间工程的规划方法。能根据水源条件选择合理的取水方式、进行引水工程的水利计算、灌区灌排系统的规划布置和灌排系统的流量计算和纵横断面设计,独立担当中小型灌区及节水灌溉工程(喷灌、微灌、低压管灌和防渗渠道等)的规划设计及灌排管理工作。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根据不同地形、地区特点选用适当的工程技术措施。 本课程共计40学时,2.5学分。主要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请同学们在学习每章内容之前在线查看章节导学任务单,做好课前预习工作,并完成相应的课程前测。线下教学主要以重难点讲解为主,以教师讲授+学生研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成绩分为平时成绩(30%)+期中考试(20%)+期末考试(50%),其中平时成绩包含上课出勤和在线学习时长、次数综合(15%),以及作业(15%)。 本课程选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蔡焕杰和胡笑涛老师主编的《灌溉排水工程学》(第三版)作为主要教材,参考书目参见教学大纲中的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另外包含学习过程中根据本专业领域国内外研究进展推送的前沿成果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