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秉承扬州大学“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重学生、求创新”的教学理念,该课程通 过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专业知识的学习,认识经济发展规律,掌握经济分析框架,服务中国 经济社会发展,做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具体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掌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和本质,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经典理论和 专业基础相结合,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优秀的接班人;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宏观思维,系统思维和历史思维,全面认识社会化大生产的客 观运行规律; 3、素养目标:了解人类社会变迁规律,了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和建设规律,运用政治 经济学分析框架解决现实经济问题; 4、思政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 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深刻认识新中国经济建设初心、现状和目标,帮助学生增强执 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二、教学内容 该课程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综合阐述,主要包括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商品经济一般理论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以及这些理论下诸如新时代大学 生劳动观和财富观、资本剥削与按劳分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与市场等思 想政治教育内容。 三、学时学分 48学时3学分。 四、教学方法及组织形式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研究性学习多种教学方法。 五、学生学情 商学院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所有新生班级。 六、前修与后续课程 前修:无 后续: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 七、教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本书编写组,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版。 八、参考资料 《政治经济学》逄锦聚、洪银兴等主编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政治经济学》谢地、宋冬林主编 [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 《资本论》第一卷,马克思[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资本论》第二卷,马克思[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资本论》第三卷,马克思[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列宁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九、课程特色 本课程遵循思政教育+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规律,采用多元联动、线上线下结合、校企与 校际合作等多种创新方式改革创新教学方式,塑造课程特色。 1、将思政教育元素与课程本身特点有机结合 将思政教育元素全程嵌入课程教学。形成课程理论引申课堂思政,课堂思政加强三观教 育和爱国教育,三观教育和爱国教育强化课程理论的良性循环。 2、构建多元联动式教学体系 (1)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联动。政治经济学课程中涉及的许多理论,借助案例更易为 学生接受。通过“政治经济学线上教学平台”,有效支撑理论教学; (2)理论教学与创新项目联动。教学与科学创新项目规划与分析相结合,训练相关实 践与创新能力; (3)课堂教学与科创竞赛联动。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科创、挑战杯大赛等,将所学知识 前后贯通,全方位巩固理论,提高实践能力。 3、运用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线上线下结合教学结合 利用智慧教室,基于多渠道资源,建立政治经济学线上课程、开发政治经济学案例分析 平台等资源,让学生线上、线下都能够深度学习。 4、发展产教融合与校际合作教学模式 通过产教融合,使学生能够逐步掌握各项基本技能。在完成实践环节的学习内容后,学 生可以直接运用项目进行操作和实践,真正实现知识的转化。通过校际合作,开展协作教学 。 十、教学日历 周 次 及 日 期 教 学 内 容 摘 要 (含实验等实践环节内容) 讲 课 实验实习 其它 教学 形式 周 次 及 日 期 教 学 内 容 摘 要 (含实验等实践环节内容) 讲 课 实验实习 其它 教学 形式 第 1 周 第 11 周 第五章资本主义生产 第 2 周 第 12 周 第五章资本主义生产 第 3 周 第 13 周 第六章资本循环和周转 第 4 周 导论 第 14 周 第七章剩余价值的分配 第 5 周 第一章商品 第 15 周 第八章资本主义再生产和经济危机 第 6 周 第二章货币 第 16 周 第八章资本主义再生产和经济危机 第 7 周 第二章货币 第 17 周 第九章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第 8 周 第三章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 第 18 周 复 习 第 9 周 第四章资本主义制度及其演变 第 19 周 答疑 第 10 周 第四章资本主义制度及其演变 第 20 周 备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