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牛生产学》课程简介 (Cattle Production)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14203010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适用专业:动物科学专业 学 分:2.5学分 总 学 时:56学时,其中理论课24学时,实验课32学时 先修课程:家畜遗传学,育种学,生物统计及试验设计,家畜饲养学,家畜繁殖学 后续课程:牛生产综合技能训练,毕业生产实习 开课单位: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 《牛生产学》课程在分析国内外养牛业发展现状和水平的基础上,介绍当今奶牛业、肉牛业主要品种、产业架构、生产过程、主要产品,引导学生学习应用动物遗传育种学、动物营养学、家畜繁殖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先进的技术方法来改良现有牛品种,培育优良品种,提高牛的繁殖率、成活率、生产效率、产品品质。在教授技术为主的前提下,适当结合牛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牛生产基本理论,基本操作,熟悉现代奶牛、肉牛饲养管理,繁殖育种的基本技能,为学生从事相关产业奠定基础。 课程总学时为56学时,其中讲授学时:24学时,实验实习、研讨等32学时,其它时间自主学习。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建议如下表: 序号 教学单元名称 讲课 实验/实习 自主在线学习 研讨 其它 1 第一章 绪论 2 2 2 第二章 牛的分类及品种 2 2 3 第三章 牛生产能力及其产品概述 2 4 2 4 第四章 牛的育种 4 4 4 2 5 第五章 牛的繁殖 4 4 4 6 第六章 牛的营养需要 4 4 4 2 7 第七章 奶牛的饲养管理 2 4 6 2 8 第八章 肉牛的饲养管理 2 4 4 9 第九章 牛场建设 2 2 4 合 计 24 26 32 6 三、对教学方式、实践环节、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要求 以研究性教学和SPOC为主,研究性教学理念贯穿教育学全过程,教学方法上采取课堂讲授、现场教学、实验实习、课堂讨论、小组讨论、学生自学、反转课堂、实践调研等形式,注重整体和局部的教学设计。网站主要依托于扬州大学的网络教学平台,发布相关的教学信息、参考阅读材料、作业等。教学过程中还依托雨课堂,进行课前预习、课中教学效果检测和课后作业和讨论等。 四、考核方式与学习成绩评定 课程考核方式:期终考试、实验实习成绩与平时考核相结合。 成绩评定:期终考试成绩(50%)+实验实习成绩(20%)+平时成绩(30%)=总成绩 注:平时成绩包括测验、研讨发言、小组讨论、专题研究和课程论文等。 详细分配比例如下表: 项目 比例 测验 小论文 研讨发言 其他 平时成绩 30% 20% 5% 5% 5% 期末考成绩 50% 实验实习 20% 合计 100% 五、教学团队简介 杨章平 教授 毛永江 教授 李明勋 讲师

课程通知 >>更多
最新动态
  • 毛永江发布了新的作业第2章-作业-牛品种介绍展板制作
  • 毛永江发布了新的作业第3章 牛的产品及其评定 作业
  • 毛永江发布了新的作业第6单元-牛的营养需要-单元作业
  • 毛永江发布了新的测试第6单元-牛的营养需要 单元测试
  • 毛永江发布了新的作业第5章 牛的繁殖 单元作业
  • 毛永江发布了新的作业第5章 牛的繁殖 单元作业
  • 毛永江发布了新的作业第5章 牛的繁殖 单元作业
  • 毛永江发布了新的测试第5单元测试
  • 毛永江发布了新的作业第四章 牛的育种-作业
  • 毛永江发布了新的测试第4单元牛的育种-单元测试